田野站点
 浦市文化研究院 
 西晃山田野基地 
 腊尔山田野基地 
 伏羲山田野基地 
 南亚田野基地 
 东南亚田野基地 
 秦巴山田野基地 
 熤园工作室 
 南亚学术工作坊 
浦市文化研究院
您的位置: 首页>田野站点>浦市文化研究院>正文
浦市人的手工艺品情怀——探访王记杆秤
2019-09-21 17:56 蔡康 



编者按:自2015年1月湖南师范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中心在浦市古镇建立第一个学术田野基地起,熤园的师生们通过田野工作,对浦市的地方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度的挖掘与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学术成果,推动了浦市古镇旅游的发展。为了继承熤园的学术传统,拓宽浦市文化研究的版图,年轻学子们在暑假期间进一步地对浦市传统文化进行了探索与调查,现将调查过程分享如下。


相传,远古时期有位神明,发明了杆秤,随手捡起地上的石头来试秤,石头重五斤,神觉得杆秤会像火一样的改变人类文明,便把杆秤投入人间,石头落在沅水流域的辛女国泸溪县浦市古镇旁边,现在浦市人把这个地方叫五斤坡。秤砣落在白沙镇,化作秤砣山。秤杆落到了凤凰县,落下的地方被秤杆扫平,后来称为竿子坪,现在还是竿子坪乡所在地。


一、王记秤杆

以上是一个沅水流域关于杆秤的神话传说,如今方圆几百里还剩下一家做杆秤的店铺了,而这家店铺就在浦市古镇上——王记杆秤。工业时代的技术发展,人类社会的分工合作,早就把杆秤的市场使用空间给挤压到接近消亡,但只有这家店铺还在做杆秤。我好奇的问了王师傅,王师傅告诉我,“跟当地上了点年纪的人说我不做,他们都不答应,宁愿多花点钱买我的杆秤,也不要用工业生产的杆秤。”

古代有个习俗,那就是用杆秤挑盖头。结婚的时候,人们会买杆秤用来挑盖头,秤的寓意也有称心如意,而且王师傅嘴上还有顺口溜,“秤不离砣,公不离婆,秤秤我的心,秤秤你的心。”这样的话,在我看来,他的杆秤有一种我们年轻的一代不曾拥有的一种东西,那就是时代人的怀旧。我们这代只有快速的变化带来新的体验,而没有人去关注那些消亡的东西,唯一能让他活下来的,只有老一代人的怀旧,或者在网上已经被人用烂了的词——情怀。


王记秤杆


中国的工艺品,普遍的都是在生存的边缘挣扎。新的一代没有了一种怀旧的消费体验或者这些东西根本就没有出现在他的生活当中过,我不想去谈政策的保护、文化传承这些的了,早就有无数的人写过。

王师傅已经70多岁了,他还想把杆秤的这门技艺再传下去,可是子女们都不肯和他学。王师傅回忆道,这门手艺让他最风光的时候是在改革开放后,当时一把杆秤5块钱,一个月买20把就是100块钱,当时一百块钱人民币可不是小数目了。王师傅得意说道,“那些在单位上班的,也没几个有我一个月赚的多,现在一杆秤60到100除去成本一天一把只不过一天赚个40-70元一天,要不是门面是自己的,连门面的钱都付不起,买杆秤完全维持不了店面经营,只有再买些别的杂货五金以维持。”


二、制作技巧

讲到做秤的工艺,做秤二十多道工序,曾经都是用纯手工打造,现在也会购买些五金零件来减少高强度的工作量。

做秤的技巧,即调教秤的准度也全凭王师傅的经验。此外,他们还有自己神秘的公式来确定刻度的测量,秤不是刷漆来变黑的,据我所知是用五倍子的中药来泡黑秤杆的,而我问王师傅的时候王师傅却不想说,保持神秘感。我也买了杆秤,回来把弄了一番,虽然秤杆达不到艺术品精美的要求,但是感觉非常的结实,耐用,而且秤东西也非常的准。


三、杆秤—公平之工具

秤是公平的工具,秤准不准全在人心中。做一杆准的秤,做一个正直的人,是王师傅的做秤的理念。也可能是这种秤,让我在浦市买菜的时候没有遇到过扣秤的情况,他们会在秤你的菜的时候多给你加进去一个,比如你拿两个西红柿给他们秤,他们给你多放一个西红柿,这点比那些悄悄扣你秤的菜贩子要好不少了。不管怎么说,王师傅在这种环境下还在坚持做,传统的手艺,希望这手艺能传承下去。

我就很佩服,70多岁的人了明明可以退休养老,却还在坚持传承这门手艺,并且做下去就非常的不容易了,但愿王师傅能早日找到哪个得意的徒弟,继续传承下去这门手艺。


王师傅店中的手工秤杆


(作者为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浦市田野基地科研助理)





关闭窗口